紧锣密鼓筹备十余年,创业板今日在深圳正式举行开板仪式,创业板大幕即将开启。
目前,经过前期紧张审核,已有首批28家企业通过审核准备登陆创业板。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20日表示,目前中编办已正式批准证监会成立创业板发行审核监管部。创业板已受理企业达188家,涉及26个省区市,且开户数也增长迅速,已超过900万户。
他表示,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融资规模在155亿元左右。冻结资金最多的一批企业不超过8000亿元,最少的一批企业不超过5000亿元。28家企业融资和冻结资金只相当主板一家大中型企业,对主板的冲击主要在心理层面。
(社评)创业板 创新经济“新引擎”
十年一剑今磨成!
筹备十余年,创业板今日开板——这不仅标志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实质突破,更意味着资本市场成为创新经济“新引擎”,服务国民经济全局能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创业板的开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里程碑。在借鉴国际经验并充分结合国情的基础上,我国逐步确立了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场外转让市场构成并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
主板市场以服务和培育大型蓝筹企业为目标,市场规模已居世界前三;中小板自2004年成立以来,挂牌公司达到300家,支持成熟中小企业效果显著;以科技园区企业进入股份代办转让系统为契机,场外市场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之中。毫无疑问,今日,推出面向更广大创新型、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板,有效连接了主板市场和场外市场,是弥补当前资本市场体系中间层次缺失、构建完整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
创业板的开板,是资本市场的盛事,更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的成果。就在今天,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型、产业结构期待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创业板,对于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巩固经济复苏成果、推动经济转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从微观角度考量,创业板将为新兴产业和企业提供与资本对接的平台,在中小创新型企业投融资、自主创新、公司服务链条中起到枢纽的作用,促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孵化和培育,帮助它们成长。
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宽一些,宏观地看,创业板的开板,将以资本的力量推进自主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有效落实。目前,包括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韩国科斯达克市场在内,全球有40多家创业板市场,虽然其中能用“成功”来形容的并不是很多,但它们都对各国创新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料想,我国的创业板,将带动全国乃至国际资本、资源投入创新性较强的企业,提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鼓励各类创新资源和资本市场有效结合,形成创新型企业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推动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基础性作用。
创业板的开板,还有助于培育和完善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它将促进创业投资良性循环,形成促使资本、资源和其他创新要素向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积聚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来说,创业板服务于那些处于成长阶段,并接近成熟期的企业,成长性是这些企业的特色,但业绩并不稳定,持续盈利能力有待时间的检验,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还存在不确定性,上市公司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不少企业甚至存在失败和退市的可能。
此外,创业板企业的经营模式、运作管理和市场营销方式比较特殊,部分公司股权结构不稳定,公司治理不完善,有的还存在对单一客户技术和专业人员的依赖,经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相对低于主板市场。
监管机构也多次强调,创业板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股本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和行业风险能力较弱,面临市场操纵、炒作可能性比较高,投资者对此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这一切均是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创业板稳步推出,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就在此时,舞台已经搭好,锣鼓即将敲响。
承载着资本市场的新希望,创业板必将助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创新经济“新引擎”!
中国创业板市场新生赋礼
量之
世界金融危机阴霾未消,中国资本市场风景这边独好。光阴之箭穿透暮霭朝霞,定格一个光彩的日子,2009年7月23日,一个如期自然而至的星期五。截至今日,资本市场不再是一,而是由一生二。创业板市场(China Innovative Growing Market, China Chuangyi Market),闪亮降生,靓喜莅临,中国资本市场踏上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大道,风采多姿,活力平添。
一个秋天里降生的创业板市场,是从春天里孕育的。在人们庆贺丰收的时候,创业板开始了新生。春天里播下的希望种子,萌生在秋色灿烂中。创业板市场面对秋的辉煌,更有冬的严肃,还有冬后春与夏的变幻。在这个秋天里隆重的降生,在高潮掌声镁光中出场的创业板市场,带给人们惊喜,也带给人们思考。投资者以主板思维“炒作”成长创新概念却可能忘记风险陷阱;创业板公司在掌声中陶醉收获倍超的募集资金却可能忘记创业的艰苦奋斗;保荐人收获了利益却可能忽视即将而来的持续督导责任。
一条秋天里开源的小河,纵使具有冲凿千山万壑的能量,却有北国的冰封。当高市盈率甚至“市梦率”破灭,欢喜的舞台装饰拆除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就得回归洼坑不夷的现实土地。一个个规模小底子薄的创业企业,其本能就在创业,其价值就在创新,就得以坚韧和毅力去挣扎去成长。创业板市场是公司与投资者的舞台。投资人“资合”一个个新的公司,一个个公司开放迎接一份份股本。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故事,应当由投资人与公司高管去演绎。资合、人合、信合、缘分组合,创业板市场的公司与投资人,悲欢离合,从2009年10月23日开始,演绎精彩,也会演绎悲情。
一个秋天里的开源,热爱的人们祈望源源不断。一个秋天里的诞生,热爱的人们祈望生生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业板市场兴旺发达的源头何由,这是摆在市场参与各方的首要课题。创业企业的改制重组需要专业技术,创业企业的VC、PE、Angel需要更多智慧和爱心,创业企业的中介服务需要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创业板IPO的审核机制需要严谨和创新。所有这些,何尝不是创业板最需要也是最短缺的。
创业板市场必将是灯塔,照亮着创业企业的前程。创业成功之路艰辛,成功创业者上市之路也不平坦。由独木桥到多层次,资本市场敞开大门,“拥挤”,“闯关”,几多热忱,几多贪婪。阳光如何普照大地,资本市场的光芒如何覆盖创业者的大路,需要的是透明,是坦荡,是实在,是朴素美、厚朴美、素净美、自然美,是成功更加成功,是成长还要成长。
风险是创业板市场的主题词,亦如创新与成长。创业企业自身有经营风险,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投资行为造成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宏观环境的不确定造成市场风险。创业企业天生的多方依赖性、业绩波动性以及易操纵性,构成创业板市场投资收益的不确定,风险环生,风险绊路。然而,正是风险伴生机会,风险伴生魅力。创业板市场的风光从来不只是鲜花和果香,荆棘遍地,杂草间生,更是自然纷呈。投资者如何去伪存真,如何以理性判断投上神圣的“股票”,如何以峻睿的目光挑剔耀眼的机会。从2009年10月30日开始,真正让投资者走向成熟的时候到了。
如果说创业板市场注定为资本市场、为产业发展、为科技进步带来无限的想像和迷人的向往,“创业板速度”、“创业板精神”发出的和将长久发出的则是这种想像和向往的光芒。中华民族正在“复兴之路”上勇往直前,民族复兴之路是经济成功之路,经济成功之路是资本市场强国之路。中国资本市场承载着民族复兴之希望,创业板市场引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必将为中国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放眼金融危机肆虐的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的泡沫冲击人们神经的底线,“虚拟经济”、“资本神话”、“华尔街奇迹”、“伦敦一公里金融城”效应、美国“硅谷效应”,昔日辉煌未来风景是否依旧。作为推动现代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发展的创业资本市场,典型代表在英美有NASDAQ、AIM,近处有日本的JASDAQ、韩国的KOSDAQ、中国香港的GEM市场。孕育奇迹,催生成长,寄托梦想,创业市场组织形态各异,却无一例外顺应所在国(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创业创新和超常成长的促进平台。先进资本市场发挥过的功能,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的路径,成功也好,教训也罢,活生生成为中国走向复兴之路上的宝贵启示。
从世界到中国,从西方到东方,中国正在走发达国家或地区走过的路,中国何尝不是在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的富民强国之路。世界金融危机中的“金砖四国”异军独起,或许“中国风景这边独好”。自2009年9月21日中国创业板市场一级市场开张,28家公司以公开招股聚集创业投资者的热情和梦想。创业板二级市场的开盘,一个全新的舞台搭建树立,旋转在中国创业创新的高处。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一定会让创业板市场这一旋转的舞台增长变大,辉煌每日叠加,底蕴四时积淀,聚敛大千风华,创业英雄各展才能。中国有站立富强起来的13亿人,有900万创业板账户,有1000万,2000万……。创业板开盘上市公司有28家,由28家到50家,100家,1000家……。中国有400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增长的中国经济还会催生更多的中小企业。按照创业板市场标准去规范、去创新、去成长,得到的是创业投资者的热情褒奖,得到的是价值提升品牌提升。有谁不为这样一条资本市场的财智凝聚之道、价值实现之路、光荣梦想之路而心驰神往,有谁不为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灿烂明天而欢欣鼓舞呢?
创业板市场从酝酿、筹备、调整、提速和推出,说起来,是从二十世纪跨入了二十一世纪,真正成为十年创业的大事业,成为跨世纪的大事业。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2009年秋天诞生的创业板市场必将演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种诞生,生生不息,一种开源,源源不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