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县区快讯
十载植树换来秀美“金山”
——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绿化荒山纪实
在蜿蜒起伏、风景秀美的焦作南太行山上,有一颗光彩夺目的“绿色珍珠”九凤山,山上栽满了白皮松、油松、侧柏、桑树、红叶石楠和梨树、苹果树、山楂树、核桃树等各种果树;林下放养着鸡、鹅和成群的猪、羊;山间一座座风景水池、观景亭台,矗立在纵横交织的硬化路旁,美不胜收。
这是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扬“塞罕坝精神”,投资4000多万元,历经10年拼搏,在满目疮痍的采石山上、废弃矿坑,植树不止,造林绿化,换来了今天的“金山”。
西万村北有334公顷荒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这里一下子出现不少采矿厂、石料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留下了很多废弃矿坑,生态遭受了严重破坏,一遇大风大雨,飞沙走石,洪水横流,给西万村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灾害。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生态文明的劲风,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西万村为了把“生态福利”留给子孙后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作出了“我把青山留后人”的重要决定,通过北山绿化和环境治理,还北山绿水青山、还天空清新蔚蓝、还百姓绿色家园。
为了把九凤山打造成西万“森林公园”、沁阳“后花园”,村里请来河南省林业规划设计院专家,在村里住了半月,为九凤山“森林公园”进行了高标准规划,绘就了发展蓝图。
2012年早春,绿化北山的战斗打响了,村里出动大挖机、小挖机,翻斗车和大量人力,在九凤山摆开战场,挖大坑、栽大苗、浇大水,大战一个春季,栽种下一片片新绿。这场春季会战让西万村人看到了绿色希望。
从此以后,村里按照规划蓝图,每年都要投资3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在九凤山上,修上山路、打深井、建水池、治理废弃矿坑,年年植树造林。
西万村原党支部书记董小柱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10年来,在山上修路39公里,硬化7公里,架高压线4500米,低压线2500米,变压器6台,打800米深井2眼,建水池5个,最大的水池可蓄水1万立方米,种植各种树55万株。
今年春节过后,从2月7日到3月20日,该村投资160多万元,动用2个挖机,5台小挖机,4辆翻斗车,8000个人工,大干40多天,治理废弃矿坑,回填土1万立方米,砌护坡800米,铺设滴灌水网4500米,植树3.2万株,成活率达到95%。
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凝聚着西万村人的心血和汗水,体现了铁腕治山植树的决心和毅力,彰显了他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动摇的豪情壮志。
十年植树,昔日的荒山,废弃的矿坑,变成了绿水青山、林果满山、风景如画。
沁阳市天林生态园有限公司经理王利军说:“我们管护的九凤山‘森林公园’,如今有40公顷核桃林进入了盛果期,还放养了3000只鹅、100多头猪、150多支羊。下一步,我们还要搭乘文旅产业发展的快车,发展康养文化旅游、森林旅游产业。”
据悉,村西山上的100多公顷荒山治理后,还要栽种槐树、楝树和茶树,建果蔬采摘大棚,发展餐饮服务业,拉长森林旅游产业链。
可以坚信,“九凤山森林公园”——这颗镶嵌在南太行风景带上的“绿色珍珠”和“森林氧吧”,一定后更加光彩夺目,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