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县区快讯
中站区政务服务“十个办”,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中站区政务大数据局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支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审批服务便利化,推行政务服务“十个办”改革,全面提升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智能终端“自助办”
建成启用全市首家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厅,发票申领与代开、完税证明打印、社保查询、信用报告查询、市场主体开办等高频事项实现智能终端集成,推进企业、银行、税务等信息数据共享,实现24小时“不打烊”,解决企业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难题,不断提高办事企业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政务服务“帮代办”
组建了一套40余人的专业帮办代办团队,建立了“全科代办员+部门业务专办员”政务服务体系,明确帮办代办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能职责,规范帮办代办服务流程和保障措施,为办事群众私人定制个性化服务;帮办代办专员统一佩戴红色绶带,让办事群众进入大厅,能第一时间享受到贴心服务;同时,配置自助查询机、自助电脑、打印机、高清文件拍摄仪等办公设备,确保帮办代办工作顺利开展。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问题,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和认可。
综合受理“一窗办”
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深化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重新规划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发证窗口,区级27家政务部门事项全部进驻,协调刻章公司、公积金、银行机构完成进驻,将进驻部门的多项办事情形纳入综合服务窗口和平台受理,形成“综合受理、分类审批、一窗出证”的政务服务集成审批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一窗”受理率达100%。
高频事项“一网办”
依托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办事企业和群众可以自助办理,通过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在线申请、在线提交办事材料电子件申报,由后台审批人员受理审查,对符合办理条件的申请人,审批通过之后,到政务服务大厅窗口领取相关批复、证照,大大降低了群众办事的时间成本。
无感换乘“就近办”
推动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确保下放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不减,服务力度不减,运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形成高频事项就近办、网上办。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帮办代办服务,103个事项实现不出村(社区)办理。打造了武钢社区1个五星级便民服务站,向阳社区、雪莲社区、李封三村等8个四星级便民服务站,以点带面,打造15分钟帮代办“便民圈”,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跑近路,做实做优为民服务。
信用承诺“容缺办”
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便民利企、精简高效”的服务理念,以“容而不缺”为标准,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型审批模式。梳理“容缺受理”事项清单,明确落实标准,按照“容缺受理”制度要求开展政务服务工作,对“容缺受理”事项和清单实行动态化管理,不断扩大“容缺受理”适用范围,拓展材料后补的途径和方式,持续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特色服务“延时办”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以更快更好方便群众办事为导向,中站区大数据局围绕直接面向群众、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上线“中站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24小时预约功能,推出周六延时错时服务,实现“5+X”预约审批服务模式,促进审批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民化水平持续提升,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腿次数,不断优化办事环境,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降低申请人办理服务事项的时间成本,提升我区政务服务软实力,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
集成服务“一次办”
以“一件事一次办”为导向,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门、一窗、一网”“集成”办理。扎实推行“精、清、减、降”流程再造,创新推出“一事联办”事项66项,设置“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和“一件事集成服务专区”,创优企业开办“营业执照+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登记+参保登记+公积金登记”全流程“一件事”,实行五枚公章免费刻制和证照免费邮寄,政务服务由“政府端菜”转变为“企业点单”。
企业纾困“马上办”
开发“中好办”微信小程序,设置企业反映问题模块,持续健全事件上报、处置、评价、回访等处理闭环,开通一件事、惠企政策、企业招聘等专栏,实现为民解忧、助企纾困、联动处置、政策宣传、信息发布五大功能,将民呼必应“三诉三办”作为全区营商环境提升的特色品牌。运行以来,累计受理企业诉求40余件,办结率100%,得到企业一致好评。
民呼必应“专区办”
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设置“民呼必应、有诉即办”工作专区,涵盖政策咨询、投诉、一般诉求、“办不成事反映”等多个功能,确保专人专办,积极为企业群众解难纾困。今年以来,开展帮办代办服务1500余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服务,“有诉即办”窗口解决问题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