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内经验

鹤壁深入实施“三项工程” 推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政商关系如何,直接反映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决定政治环境和市场环境的优劣和发展趋势。河南省鹤壁市纪委监委深入实施“护航”“暖心”“清风”三项工程,积极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着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实施“护航”工程,筑牢企业安心经营的纪法屏障。针对公职人员把握不好政商交往边界、心中有顾虑、履职不主动等问题,从就餐、报销等具体事、疑难事着手,在全省率先制定政商交往正面、负面清单“十要十不准”,划出服务企业的红线。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组织开展“访企业·解难题·送温暖”活动,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确定271名“企业护航员”,在重点企业中选聘69名廉情监督员,深入走访具有典型代表性、涵盖不同行业的大中小企业460家,打通问题反映绿色通道。建立个人直办、专班分办、分类交办、单位承办“四办”工作机制,坚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确保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受到省纪委监委的通报肯定。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服务平台和“亲清”政商智慧平台,设有政策规定、护航地图、诉求办理、信访举报等7个专栏,让企业感受到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在全国工商联促进“两个健康”工作现场会期间,鹤壁市做法受到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充分肯定。

  实施“暖心”工程,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服务热情。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对受到诬告陷害或者错告的党员干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和通报澄清方式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开展暖心回访,对受处分县级干部“一对一”谈话全覆盖,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提振精气神,把服务企业工作做得更优。制定《关于贯通运用“看”“听”“查”“治”着力“治未病”的意见》,组织、宣传等相关部门配套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形成“治未病”“1+7”工作体系,筑牢党员干部犯错误第一道防线,推动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选取政商关系不亲不清、“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等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对专项监督发现和案件查办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督促推动有关职能部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实施“清风”工程,涵养优质宽松的营商环境。开展涉企问题线索起底行动,对贪污贿赂、滥用职权、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涉企腐败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优先处置,线索具体清晰的快查快办快结,对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重大典型问题提级办理,确保涉企问题线索包干清零。实施护航企业发展专项监督行动,采取单位自查、派驻机构复查、集中督查、重点核查、个别抽查等方式,对市直24个优化营商环境职能部门开展监督检查,通过问题反馈、提出监察建议、约谈提醒等方式,进一步压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责任,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支持和指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基层党组织明确纪检委员,引导企业开展常态化清廉宣传和警示教育,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网站、《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20多次专题报道鹤壁市实施“三项工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