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市商务局局长金贵斌一席谈

 

“市场开放度”衡量的是市场开放水平、投资促进力度、外商投资服务与保障等综合情况。在2021年河南省全域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市场开放度”指标排名比较靠后。如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稳住外贸基本盘,实现外资新突破,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昨日,记者采访了市商务局局长金贵斌。

问:“市场开放度”指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相关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

答:“市场开放度”是一级指标“包容普惠创新”的二级指标之一,主要包括进出口、引进省外资金、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及同比等内容。我市去年工作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外商投资吸引力有待加强,外贸出口规模及份额有待持续扩大。

问:针对这些问题不足,市商务局采取了哪些举措,打造更加开放、公平、高效、便利的市场开放环境?

答: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从机制、项目、服务等方面固基础、补短板,进一步提升市场开放度。

一是完善机制,明确责任。成立营商环境“市场开放度”指标提升工作专班,构建市商务局统筹协调,各县(市、区)商务部门发挥主体作用,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支持配合的上下联动体系。坚持对标对表,逐条逐项排查存在问题,建立台账,督促销账。完善外贸进出口、引进省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对各县(市、区)各项数据的监测与预警,做好督促提醒和激励鞭策。

二是政策引领,项目支撑。编制产业生态招商图谱、“十四五”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支持政策,配套完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评估机制、优惠支持政策兑现办法,为我市招商引资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加强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针对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质量高、潜力大、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三是强化服务,创新带动。持续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服务企业大发展”活动,摸清外资企业经营状况,收集企业诉求,介绍外地招商引资先进经验,引导企业壮大发展。建立“重点外资企业服务白名单”,对蒙牛乳业、健康元等30多家重点外资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痛点、疏堵点。做好外商投资统计与沟通联络工作,让企业依法享受各项政策红利。

问: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工作措施的落地实施,我市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近几天从省商务厅传来好消息,我市积极探索的“龙佰案例”成功了!在走访企业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龙佰集团通过集团公司担保,利用香港全资子公司在香港渣打银行、南洋银行等多家银行融资3亿美元,希望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股权并购方式,返程投资其国内三家企业。得知这一消息后,市商务局党组第一时间组织专班研究政策,委派专人为河南佰利新能源、河南中碳新材料、河南龙佰新材料等3家企业变更注资全程跟踪服务,3家企业共顺利进资9000万美元。经商务部统计口径认定,今年前8个月,我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013万美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4.1%;提前4个月超1114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同比增长517.3%,居全省第3位;外商投资新设企业7家,同比增长250%

问:优化营商环境的目的是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请问,市商务局今后还有哪些跟进举措,助力我市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答:市商务局将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探索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路径。

一是建立专业服务体系,提升招引水平。成立产业招商科,组建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打造专业招商服务队伍。协调建立对外开放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不同企业类型组建服务专班,制定服务流程图,建立企业项目库,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二是搭建高阶合作机制,创新招引方式。加强与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合作,促成我市建立高层次合作平台,拓展项目信息渠道,实现优质项目承接。按照我市356”产业集群培育目标,围绕高端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等产业开展专项招商,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充分利用驻京办、驻郑办等驻外机构和专业招商中介机构,开展驻地招商和委托招商。

三是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外贸规模。支持企业参加影响大、效果好的线上线下商贸展会,用好国家级展会平台,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指导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用好和RCEP成员国间优惠政策,开拓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