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公告公示
焦作市“十四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 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焦作市“十四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
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通知》(教职成〔2021〕468号)精神,切实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整体提升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加快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经过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情况的摸底排查,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建设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验收标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通盘考虑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坚持问题导向,按照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的总方针,持续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和保障力度,对标工程建设任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落实建设主体责任,形成合力,按时完成标准化建设工程任务。
(二)建设目标。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整体提升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到2025年底,全市所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基本达到《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验收标准》。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内涵建设指标基本达到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体育类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内涵建设指标基本达到国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
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现状
(一)布局结构。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3所(不含技工类学校),其中分布在市中心城区的有5所学校,隶属于焦作市教育局的有1所中职学校(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和1所民办中职学校(焦作太极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河南理工大学的有1所卫生类中职学校(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隶属于焦作市体育局的有1所体育类中职学校(焦作体育运动学校),隶属于焦作市总工会的有1所中职学校(焦作市总工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分布在县(市)的中职学校共计8所(含1所民办学校),全部隶属于教育部门管理,其中武陟县有2所中职学校(武陟县职业技术学校、焦作护理学校),沁阳市有2所中职学校(沁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沁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孟州市有1所中职学校(孟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博爱县有1所中职学校(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县有1所中职学校(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修武县有1所中职学校(修武县职业技术学校)。
(二)办学现状。对标《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验收标准》,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办学条件总体上看,学校布局趋于合理,每县(市)至少有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大体与普通高相当中,近年来,焦作市强力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双元”培育改革,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中有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所(焦作卫生医药学校、孟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程项目学校2所(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2所(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校4所(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武陟县职业技术学校、焦作护理学校、修武县职业技术学校)。同时,通过对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清查摸底,存在的主要差距包括办学规模、占地面积、专业师资队伍、图书配备、信息化水平等5个方面,在办学条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缺口,如生均占地面积不足,图书配备不够,专业课教师占比小,实训条件差,信息化水平不高,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
三、“十四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据2020年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教育统计年鉴表明:
1.人口及学龄人口情况。全市总人口377.89万人,常住人口359.7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44万人,在校生7.44万人,毕业生2.61万人。初中学校招生3.98万人,在校生11.63万人,毕业生4.1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80万人,在校生27.60万人,毕业生4.0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0583人,在校生31188人,毕业生11460人。
2.生产及产业结构情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23.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8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480.2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131.2亿元,增长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827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5:53.9:40.6变为5.4∶53.6∶41.0,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38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0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7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4万人。
3.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全市中职学校总占地面积132.08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77.98万平方米,图书107.83万册,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为14055.87万元。全市中职学校教职工2026人,其中专任教师1725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达45.36%。
(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规划。根据我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人口、学龄人口数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等因素,在“十四五”期间,全市将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统筹管理、科学规划”的原则,提出全市中职学校布局发展规划。
——县域布局规划。每县(市)重点规划建设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市共设置6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孟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沁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武陟县职业技术学校、修武县职业技术学校。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从2022年起在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中脱离中等职业学校序列。
——市中心城区布局规划。市中心城区规划设置3—5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类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在有条件、产业基础好的邻县(市)区,整体规划“产教园区”,有针对性地为主导产业培养技能人才、提供技能培训。支持新增的职业教育资源进入“产教园区”办学。每县(市)区可规划设置1—2所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独立举办中等职业学历教育。
(三)重点建设方向、内容、路径及资金投入。
1.重点方向。在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每县(市)区重点建设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和1—2所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对照标准化建设内容,支持学校达标建设工程。
2.重点内容。根据排查情况,按照《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验收标准》,我市对学校在办学规模、占地面积、师资队伍、图书配备、信息化水平等5个方面的缺口,重点加强投入,按期实现建设目标。
3.建设路径。首先摸清所属学校办学现状,指导所属学校按时完成“自评报告”的撰写工作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要求各中职学校要明确任务清单,研究制定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每所学校如期达标。
4.资金投入。我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所需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学校事业收入、教育费附加和争取上级项目建设资金等筹资渠道解决。据统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含民办中职学校)拟投入标准化学校建设资金共计3.3亿元。
四、进度安排
(一)总体工作安排
1.做好工作部署。召开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工作动员会议,全面启动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成立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的督促指导。
2.实行统筹管理。市、县教育部门应按照“政府主导、统筹管理”的要求,统筹辖区职教资源的布局规划,围绕“办学条件指标体系”和“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摸清所属学校办学现状,指导所属学校按时完成“自评报告”的撰写工作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3.坚持高标准建设。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各中职学校要按照“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的总要求,做到硬件建设上提质,软件建设上扩容。重点围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校企协同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创新办学特色。
4.明确工作职责。各县(市)区都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由教育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指导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要成立工作专班,设立工作台账、实行专人负责,具体负责制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标准化学校的建设任务。
5.加强经费管理。各中职学校要切实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建立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对经费投入单位应提供相关意见和证明材料,确保建设经费的使用保障。
(二)分年度工作安排。按照“分批实施、稳步推进”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实际,本着“先示范校后特色校再一般校”的推进原则,安排各校标准化建设达标时间。
——2022年,完成达标学校(5所)
1.孟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2.焦作卫生医药学校
3.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4.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5.沁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023年,完成达标学校(4所)
6.武陟县职业技术学校
7.焦作护理学校
8.修武县职业技术学校
9.焦作体育运动学校
——2024年,完成达标学校(3所)
10.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
11.沁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2.焦作太极中等专业学校
——2025年,完成达标学校(1所)
13.焦作市总工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在2022年—2024年间所有新增设的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在2025年底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人员保障。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在所属教育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以学校校长或书记为组长,所有副校长为副组长的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学校建立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的建设保障机制。
(二)经费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确保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严格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以提供免费服务、捐赠等形式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捐赠企业和个人依法享受有关税收方面的优惠。
(三)制度保障。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完善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推进机制,严格按照《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验收标准》,落实工作责任制,设立工作台账,建立跟踪督导评价机制,保障建设工程如期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