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345”工作法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焦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紧抓“345”工作法,通过紧盯“三个环节”、做好“四项服务”、创新“五项举措”,充分发挥“小切口、大效果”示范效应,切实推动营商环境大幅提升,有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高质量发展。
紧盯“三个环节”,持续赋能便利登记。一是在“并联办理”上出实招。构建“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套材料、一趟办结”运行模式,设置“不动产+税务”联办窗口,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税费征缴业务“一站式”并联办理,水电气暖联动办理,让企业和群众享受高标准、高质量服务。二是在“压缩时限”上下真功。积极落实省厅要求,实行“311”办结模式的基础上,主动加压,提高标准,焦作市本级16项业务实现1小时办结,其他登记业务全部压缩至工作日8小时办结。三是“减销流程”上做文章。制定全市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流程图,取消不必要环节、合并相近环节,将106项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限、所经环节、所需材料一一明确,在“应减尽减”的原则下,累计精简材料83项,合并办理业务组合达40余种。
做好“四项服务”,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做实靠前服务。围绕推行“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主动提前介入,靠前跟踪服务,推行不动产单元代码“一码关联”,提升数据共享质量;实现新建商品房项目“验登合一”全流程网办,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用地规划和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四证同发”。二是做优便利服务。设立“绿色通道”“企业专窗”“服务专区”和“办不成事”窗口;推行“帮办代办”、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购房人自行办理;实施“工作日预约延时服务”和全类型不动产“带押过户”;累计开展500余次上门服务、3000多次延时和加时服务;启用“电子证照”服务,全市累计生成推送不动产登记电子证书(证明)80余万张,供大数据局和税务、银行、公积金等部门共享调用近30万次;推行在建工程抵押承诺+事后现场核查,高效助企。三是做好跟踪服务。建立健全投诉回访机制,规范投诉事项处置和定期质量抽查,全系统公开8个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同时把“好差评”制度落实与回访紧密衔接,对服务满意度、业务办理质量等跟踪回访,形成业务工作“闭环”服务,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四是做强绿色服务。注册设立“焦e登”党建服务品牌,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扎实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专项行动,结合系统内违纪违法案例,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做到党风廉政建设逢会必讲,2023年,支委会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共11次,全员签订《廉洁服务承诺书》。全面强化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及“不动产登记六不准”等制度约束,上屏上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创新“五项举措”,全面提升登记效能。一是涉企业务“网上办”。将从业端系统延伸到全市范围内的39家金融机构、118家开发企业,全面推行开发企业和抵押登记涉企业务“线上申请、线上交费、全程网办”,实现“零见面”审批、“零跑趟”办理。截至目前,通过从业端办理登记业务近8万件,占此期间所有登记业务的44.21%。二是高频业务“掌上办”。会同市大数据局等12家单位,搭建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全省首家研发上线“焦作不动产”掌上办手机软件,使用“视频双录认证”及“电子签名”,24小时在线办理不动产登记,实现不动产查询、抵押、预告、注销等7项非涉税高频业务的“掌上办”“零跑路”“零等待”。截至目前,已通过“掌上办”手机软件完成登记申请3.2万件、公证查询47.23万次、证书下载5.4万次。三是探索开展“异地办”。依托“焦作不动产”掌上办手机软件,承担线上“全豫通办”模式的试点任务,打通线上线下不动产登记领域通道,实现不动产登记“异地可办、市内通办、全省通办”,全面对接不动产登记“一窗办事”平台,实现了与济源、平顶山、山西晋城等地的“全豫通办”“进一地门办两地事”。四是系统直连“自动办”。焦作登记中心与金融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依托系统直连优势,经权利人授权后可实时准确获取相关不动产登记信息,直接作为审贷依据,进一步便利企业群众办理贷款。信贷数据和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实时推送,无须线上平台周转,全程不存在人为干预,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秒批秒办”,助力企业和群众融资贷款913.51亿元。五是司法查控“对点办”。通过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点对点”不动产网络查控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层面的不动产网络查询、控制和解冻,累计办理网络查控7341件、查询24.1万次,大大缩短了查封用时,提升了执行效率,更加精准高效地保障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