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内经验

南阳:打造亲商爱商服务高地

         河南省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公布,南阳进步8个位次,是进步幅度最大的省辖市——
打造亲商爱商服务高地
     10月12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河南省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南阳市在此次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省第十名,进步8个位次,进步幅度全省最大。南阳正成为一方投资兴业的沃土。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去年以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针对2019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在全省落后的严峻局面,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知耻后勇、加压增责,直面问题、全力整改、奋勇争先,经过全市上下一年的共同努力,全市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去年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964个。
  加强顶层设计
  明责履责聚合力
  10月17日,记者在南阳市民服务中心遇到前来办理营业执照的市民贾先生,仅仅5分钟,贾先生便将营业执照拿到手中。
  营商环境改善与否,企业和群众感受最深。贾先生感慨地说,南阳的营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到市民服务中心办事,只要准备好相关材料,事情就能很快办完,既省时,又省力。
  营商环境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2020年以来,南阳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到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夯实制度保障,全力破解营商环境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南阳市综合实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扛稳各方责任。2020年,南阳市建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分管市领导专班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分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指标的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市区成立相关机构推进工作。市纪委监委持续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市委组织部开展党建助力营商环境系列活动。今年,调整设立市委优化营商环境委员会,成立正处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中心,高位、高效、高标准推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强化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核心指标攻坚行动,明确20个领域年度工作目标,制定《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激励与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严格工作奖惩,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说“不”,对工作突出、干出成绩的干部表扬奖励,树立了鲜明导向。全面对标国内一流城市,围绕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最佳营商环境这一目标,研究制定《南阳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方案》,提出153项工作任务,全力推动南阳市营商环境向省内一流迈进。开展作风集中建设行动,大力推行“13710”工作制度,着力解决“庸、懒、散、慢、拖”等干部作风问题,树立善抓落实、勤政为民形象。
  坚持以评促改。对照省营商环境评价反馈问题,认真分析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建立整改清单,推动评价问题整改。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业务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全方位宣传工作成效,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提质提效提标
  实现高效闭环落实
  企业开办实现全流程“零成本”“一件事”一日办结;率先在全国全省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和深度应用……
  南阳市以“放管服效”改革为抓手,壮大市场主体发展空间,提升政府服务质效,保驾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营造高效政务环境,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打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
  营造高效政务环境。开办企业率先在全国全省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和深度应用;政务服务探索实施“无差别全科受理”,可以线上线下同步受理1300多项承诺类政务服务事项;居民凭一张身份证可以办理公安、民政、不动产等397项民生事项;办理建筑许可全流程压缩至31天以内,通过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基本实现拿地即开工。
  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设立全省第一家出口退税周转金资金池,出口退税由1~3个月压缩至3个工作日;全市金融机构累计争取各项货币政策工具93亿元,余额68.7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跨境贸易单项指标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打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南阳市信用环境自今年3月起,连续6个月在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位居全省第一名,成功入选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大力推行网上诉讼服务,基本实现“一网通办”,在全省率先实行民事案件上诉网上移转。
  建设宜居宜业发展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新动能,组织实施了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235项;郑州大学南阳产业研究院挂牌运营;与38名院士专家实现有效对接;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69项,组织企业科技创新贷款贴息项目585项,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预计达到58%。招标采购省内率先将“四合一”监控系统引入评标过程,实现不见面开标全覆盖;与湖北宜昌、陕西西安和省内周口、三门峡、驻马店等地交易中心合作完成20次远程异地评标,涉及招标金额3.62亿元。在河南省首个开发上线“标证通”手机应用正式运行,实现了数字证书“指尖办”“零跑腿”。水电气业务办理更加便捷高效。
  优化企业服务
  打造重商兴业环境
  “南阳全力服务企业发展,让南阳企业家看到了希望,提振了信心,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日前,谈到在“万人助万企”活动中,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的难题,中光学集团负责人李智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多做活,为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激发动力。
  大力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为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打破瓶颈制约,促进经济积极向好,南阳市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并把每月16日设立为全市“企业服务日”。建立健全企业包联、问题收集办理、诉求热线、舆论宣传、经验交流通报、督查考评等工作机制,实施清单式台账管理和挂销号制度。至目前,全市3835名包联干部深入6293家企业开展精准帮扶,收集问题6106个,帮助解决问题4443个,办结率72.8%,企业满意度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南阳市把每年5月18日设为“企业家节”,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着力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每年选送100名发展潜力大、素质高的年轻企业家赴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开展高端培训。对受表彰的企业家建立信息库,颁发荣誉证书;享受就医绿色通道,机场、高铁站乘车时走贵宾通道等。
  加大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查处力度。市纪委监委自2020年3月起,不断加大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精准执纪问责,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倒逼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强的法纪保障。制定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相关制度,广邀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监督员,对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开展监督,提供损害营商环境的案件线索,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印发《关于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与弘扬企业家精神结合,坚持正面清单引导与负面清单约束并重,坚持“亲”而有度与“清”而有为统一,真正把企业家当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企业遇到困难就要心底无私地为企业“排雷”,企业发展需要就要心清如水地为企业“站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未来,砥砺前行。优化营商环境事关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事关“五个南阳”远景目标实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七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市上下勠力同心、趁势而上、接续奋斗,强力实施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