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内经验

濮阳市:“一支队伍管执法”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濮阳市委编办选取南乐县为试点,大力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实施基层治理扩权赋能和“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双轮驱动,持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有效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一、坚持系统思维,突出整体统筹,下好体制优化“先手棋”
       从源头入手,以问题为导向,破解综合执法三大难题,全方位重塑“统得起、沉得下、管得住”的县乡综合执法体系。
构建一个体系,破解“指挥散”难题。市级层面,市委编办作为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研究推进省关于“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总体部署,协调改革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向省委编办汇报改革谋划及进展,总结宣传试点工作经验。县级层面,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县执法力量,具体推进改革。逐步明晰确立了多路径构建全领域县级综合执法体制和多维度构建精细化乡镇综合执法体制的改革总体布局。
       组建两级力量,破解“力量弱”难题。按照“横向整合、上下联动、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改革思路,一是组建1+4+N县级综合执法力量。先期将住建、环保、公安等与城市管理领域相关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及行政强制措施纳入综合执法范围,组建县综合执法局,作为政府工作部门,统一行使城管领域300余项行政执法权;其次整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4大领域900余项行政执法权,统一实行局队合一体制;再次向省政府申请将住建全领域、民政、商务、发改等N个领域的行政处罚权,采取“由易到难、分步实施”方式纳入综合执法范围。二是组建乡镇综合执法力量。坚持“看得见、管得着”原则,以放权赋能为切入点,组建12支乡镇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核定事业编制170名,对乡镇11个方面73项密切关系民生的         执法权全部予以下放,以乡镇政府名义开展执法。
       做好三大保障,破解“执行难”难题。一是明晰县乡执法权责。对照职责划转和赋权情况,梳理完善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执法权限,编制县乡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建立乡镇职责准入制度,形成既分工明确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派驻机构管理。明确派驻机构工作人员实行属地管理,年底由乡镇和县级主管部门进行双重考核。乡镇对自然资源所、市场监管所等派驻机构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价结果一般不低于考核权重的30%。三是建立监督考核体系。出台专项考核管理办法,将“一支队伍管执法”及装备保障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二、坚持创新思维,突出整体高效,打好联动联治“组合拳”
       聚焦县乡联动,锁定制度机制,破解综合执法各自为政、效率低下问题,在全省率先印发《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指导手册》,明确以“四项机制”提升综合执法效能。
       建立健全县乡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商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月一推进、每季一研究,协商解决综合行政执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疑难、复杂案件,加强县乡沟通,协调综合行政执法中出现的矛盾和争议,实现县乡综合行政执法力量日常联动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同城共治,构建城区30分钟、乡镇60分钟执法圈。
       建立健全县乡综合执法协作配合机制。一是加强信息共享。明确建立县乡联络员制度,完善信息衔接,实现综合执法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在监督管理、违法行为处理等方面的共享互通。二是开展执法协作。需协助检测检验、技术鉴定的,有关检测报告、鉴定结论等出具后,由业务主管部门在2个工作日内送达乡镇政府。三是制定案件移送规定。明确案件移送主体、移送程序、移送时限等。
       建立健全县乡综合执法分级联动机制。涉嫌重大违法、简易程序无法处理的案件,由乡镇执法大队及时移交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理。重大执法行动或跨乡镇执法,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调度乡镇执法队伍,会同县级专业执法队伍联合执法,既体现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又实现了权责明确、协同有力。
       建立健全县乡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完善执法程序规范。对适用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回避程序等案件办理流程进行详细分解,制定操作规范,推进执法规范化;二是建立执法行为规范,实行执法风纪仪表制、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文明执法、执法为民宗旨要求;三是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首问负责等,推行执法证件、执法服装、执法文书、执法程序、执法车辆“五统一”。
       三、坚持数字思维,突出整体智治,跑出精细治理“加速度”
       将综合执法纳入县域治理“多网合一”范畴,构建“一张网覆盖、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工作模式,做实精细管理,助推基层治理跑出加速度。
整体布局,一网覆盖。以回应民生诉求为导向,整合行政执法、综合治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建立县、乡、村(居委会)三级网格体系。乡镇综合执法大队进入网格,负责日常巡查、网格片区排查工作,加强对企业环保管控的常态化监管、沿街商户退店经营的日常化引导、违章建筑整治的早介入快拆除等。
       三级联动,快速处置。研发网格化管理“多网合一”智慧信息平台,将各类应用集成至该系统,将内部业务流、数据流、审批流汇聚到该平台,通过手机APP实现一个平台“收集、上报、交办、反馈”。简易案件依法现场快查快处,一般案件网上移交分流处置,重大复杂案件提交联席会议研究处置,实现“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
       管服结合,提升效能。坚持网格巡查常态化,网格员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及时发现、上传、处置网格内各类隐患问题。坚持统筹资源解难题,网格员入户宣传党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协调乡、村(居)及有关部门解决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架起党群“连心桥”。累计整治各类安全隐患391处,制止各类违规现象120余起,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