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内经验

济源示范区大力推行“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近年来,济源示范区坚持以“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为抓手,强力推进政务服务“优流程、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梳理事项,优化办事流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的通知》(人社部发 [2020]26号)、《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人社 [2020]13号)要求,示范区人社局下发《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快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十个“打包一件事”的通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示范区人社局“人社服务快办行动”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一是对人社系统政务服务事项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将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结果关联的事项进行优化组合,整合与企业招用员工、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高校毕业生就业(含灵活就业)、失业、创业、职工退休、申领工亡人员有关待遇、退休人员过世、申领社会保障卡、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等办事场景相关联的10个服务事项打包成10个企业群众眼里的“一件事”。
       二是按照“一窗受理,内部联动,限时办结”的业务流程要求,推进人社服务大厅窗口“综合柜员制”整合,示范区人社局共设立6个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的集成式经办模式,实现企业群众办理每个“一件事”时,只需通过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办理。
       三是编制“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服务指南,对示范区人社局10个“打包一件事”的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办结时限、咨询途径、办公地址和时间等统一编织成册。
       二、压缩时限,提高办事效率
       示范区人社局共梳理政务服务事项254项,按照人社部、省人社厅“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的工作部署,对河南政务服务网108个要素进一步优化。选取16项事项,编制《济源人社服务“提速办”事项清单》。梳理“一证通办”事项30项,推动材料齐全一次受理、关联事项一次办理、更多事项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98.44%,即办件事项占比42.8%,行政许可类事项承诺时限压缩94.56%,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办事环节,切实为企业群众办理人社业务疏堵减负提速。
       三、减证便民,简便办事手续
       根据省厅梳理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结合人社局254项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梳理各科室整理上报可实行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最后人社局确定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审批,企业离退休人员因病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申领,企业离退休人员因工非因病死亡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申领(工伤未领取待遇),养老在职死亡(企业),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申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死亡,社会保障卡注销,企业在职人员缴费基数申报的9项证明事项。企业群众办理相关事项时只需要签署一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同时也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可以不再需要提交任何证明材料,行政机关就予以办理,大大减少办事环节、节约办事时间。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从制度层面也进一步解决企业群众办证多、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让企业群众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下一步,济源示范区将加大“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推进力度,继续围绕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等服务要求,不断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实现企业群众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材料越来越简、时限越来越短、体验越来越好,结合人社服务“好差评”工作,关注企业群众对服务体验的心声和诉求,切实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