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省内经验

济源两级法院广泛开展走访调研 助力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济源两级法院充分认识人民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广泛持续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企业活动。近两年来,两级法院院领导、员额法官和综合部门干警实地走访调研济源示范区企业390家,不断提升企业对两级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一是注重带案走访,创新调研方式。持续开展“为企业服务年”专项活动,制定便企利企工作举措11项,严格落实“服务企业七不准”规定,与“6+1”专项行动走访调研企业活动同部署、同推进。强化“败诉方”思维,不仅胜诉企业走访到位、争取满意,败诉企业走访更坚持虚心、耐心、诚心、真心,实实在在征求意见,认认真真解决问题。员额法官交叉带案走访,综合部门干警集中反复走访,务实诚恳,讲明法院服务企业的决心和举措,把心掏出来感动企业。共计征集涉法治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145条,立行立改132条,当场解释说明13条。
         二是注重精准普法,切实化解矛盾。建立员额法官与企业“一对一”结对联络服务机制,构建“资深法官进企定向普法、精准服务”模式。院领导带头进企开展民法典系列讲座,30余名资深法官深入厂矿企业普法,线下受众1500余人,树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良好形象。通过现场查看、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把准企业法务需求,针对性进行现场释法答疑,定期性做好回访工作。共计为企业发放《中小微企业常见法律风险提示》1200余册。
         三是注重线上答疑,健全服务机制。举办13次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邀请企业家、代表委员、律师代表和示范区有关部门领导113人次参加座谈,请企业家及社会有关人士畅所欲言,对法院服务企业的工作“把诊号脉”。共征集到意见建议78条,当场解释说明62条。建立“济源法院联企微信群”,邀请示范区188家企业入群,群内设置专员全天在线、收集问题、汇总整理,企业提问、法官解答,有效发挥了与企业的“连心桥”作用,共计解答法律疑惑17条,在群内发布典型案例、法律风险提示和民法典学习视频等内容135条,累计阅读量达20000余次。
         四是注重营造氛围,广泛开展宣传。先后召开新闻发布会2次,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12件。李含富涉黑案件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典型案例并被《法治日报》整版报道,4起案件被省法院评为典型案例,为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基层法院法官自制“跟着法官学法典”系列微视频,被央视一套、今日说法等转发55次,全国近百家政法单位转发,全网播放量破百万,济源示范区文明办在全区文明实践站推广。在《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济源日报》等开辟专版集中宣传报道了济源两级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新举措、新作风、新成效,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