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县区快讯
修武县政法委 “三度”工作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建立特色护航工作站,护航小微企业有力度
建立护航工作站,护航服务持续跟进。在修武县综治中心,建立县级护航小微企业活动办公室,根据全县小微企业的分布及行业特点在全县设立三个特色护航工作站。一是云台古镇工作站,服务对象为全县特色商业服务;二是设立文化路工作站,服务对象为县城餐饮服务业;三是设立岸上工作站,服务对象为全县旅游服务业。此外,各乡镇均建立了乡级护航工作站和村级联系点。工作站负责收集整理企业、商户反映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并及时上报县护航办。采取微信群宣传、工作例会、月总结、一事一议等工作机制,将收集到的问题汇总分类梳理、快速妥善解决。工作站建立以来,全县共排查收集到问题50余条,电话收集问题20余条,全部解决。
二、快速办理反映问题,护航小微企业有速度
为切实赢得企业家民心,修武县不断拓宽绿色服务通道,建立完善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简化行政审批,开通咨询、审批和执法办案便捷通道,搭建重大项目法律服务平台,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提供全方位、深层次、一站式的法律服务。
县法院对涉企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快立快审快执”机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保全、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加快办案节奏,提高司法效率,减轻企业诉累,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一年来共受理涉企诉讼案件1180件,结案1157件;共受理涉企执行案件566件,结案518件,执行到位1.1亿元;共走访企业200余次,征集意见建议65条,为企业解决问题70余件。县检察院专门开发“检察服务企业360”平台,彻底解决在服务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涉企问题线索不及时、与企业沟通渠道有限、涉企案件办理程序碎片化,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收集企业反映非涉法问题11个。办理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刑事案件12件22人,受理涉企公益诉讼案件10件,涉企民事案件5件。县公安局班子成员及中层以上干警分包联系企业,不间断走进企业开展“问诊式”督导检查,指导落实安防措施。共开展安全检查46次,化解矛盾纠纷114起,侦办涉企案件5起,刑事拘留7人,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成功侦破一起食药环案件,查获生产窝点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挽回经济损失达一千余万元,公安部对案件侦破发来贺电,省公安厅、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分别做出批示。去年10月28日,省公安厅食药环总队在修武召开了技战法现场交流会,对修武公安打击食药环违法犯罪予以了充分肯定。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为企业“把脉问诊”,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有效地提升了民营企业业主的法律意识。一年来,共调解涉企纠纷47起,避免民转刑案件15起,集体访案件7起。办理涉企公证26件,企业满意率达到100%。
三 、全面实施温情执法,护航小微企业有深度
为进一步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修武县政法各部门建立“快速办案、温情执法”工作机制,推动“护航”行动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企业共赢自信心。
一是讲究办案方式方法,理解企业经营艰辛。在办理涉企案件时,注重办案方式方法,防止因执法办案不当加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通过“温情执法、灵活查封”最大限度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发展。闫某因欠他人债务,被法院判决偿还16万元。县法院法官在执行过程中得知,闫某开办的装饰材料厂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70万元货款不能及时回笼,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但该企业确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如果强制拍卖企业机器、厂房,案子办了但企业可能就垮了。为此,法院多次进行调解,邀请申请人到企业了解生产情况,最终双方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在复工复产后,闫某的产品也顺利上市盈利,履行了还债义务,及时避免了执行案件办了,企业垮了的现象发生。在山东某公司陈某、封某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查封了陈某的起重机等机器设备,县法院灵活采取“活封”措施,查封的机器可以再次投入生产,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确保被执行人能够及时履行义务。二是严惩涉企犯罪分子,增强企业共赢信心。始终坚持查办案件和规范行为并重,采取强制措施和保护合法权益并重,惩治犯罪和挽回损失并重,严厉惩治涉企犯罪,从而震慑罪犯,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到案发地巡回审理,当庭宣判王某等对某电缆厂的铜芯偷盗案件,有力地震慑了涉企犯罪,彰显政法部门打击危害企业利益、优化全县营商环境的坚强信心。犯罪嫌疑人三人多次盗窃某电缆厂成品电缆线和电缆线铜芯,总价值为10160元。县检察院从快从重办理,及时将案件起诉至法院,县法院在企业设立巡回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通过一案教育一片,并制成视频,点击量达到6.7万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